與 InfraBuild 首席執行官 Vik Bansal 一起在澳大利亞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已發表: 2022-02-23澳大利亞看待商業運營的方式發生了轉變。 公司不是完全為股東的最大利益行事,而是被迫將股東的利益——他們的員工、客戶和他們經營所在的社區——納入決策。
公眾肯定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這種轉變。 根據全球輿論和數據公司 YouGov 的一項調查,87% 的澳大利亞人認為企業有責任做好社會公益,十分之六的人認為企業有責任確保其供應鏈不會損害環境和不受血汗工廠勞動等破壞性做法的影響。 埃森哲和世界經濟論壇進行的一項聯合調查表明,商界領袖絕大多數都了解這些觀點,72% 的受訪 CEO 表示,公民信任對他們未來五年的競爭力至關重要。
相關文章:2021 年澳大利亞發展最快的行業
事實上,成為一家可持續發展的企業不僅僅是安撫公眾輿論。 ESG 投資已在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因為投資者會審視企業的財務狀況,並利用公司的環境影響、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等因素來幫助識別具有卓越商業模式的公司。 根據全球可持續投資聯盟的數據,2020 年初,全球五個主要市場的可持續投資達到 35.3 萬億美元,比 2018 年增長 15%,比 2016 年增長 55%。彭博社預計,到2025 年,佔預計管理的全球總資產 140.5 萬億美元的三分之一以上。
根據鋼鐵製造公司 InfraBuild 的首席執行官 Vik Bansal 的說法,一家專注於可持續發展的企業也將自身定位於長期發展和增長。 下面,我們將探討鋼鐵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潛力,以及 Bansal 如何指導 InfraBuild 實施透明舉措以造福整個澳大利亞。
鋼鐵行業的數字
在全球範圍內,鋼鐵是現代社會的命脈。 從我們住的房子到我們駕駛的汽車,再到我們吃飯的餐具,所有的東西都用到了鋼鐵。 2019 年,世界鋼鐵協會與牛津經濟研究院合作,試圖評估和量化該行業在全球範圍內的經濟和社會影響。 鋼鐵行業國際貿易機構發現,鋼鐵行業每增加兩個工作崗位,整個供應鏈就會增加 13 個工作崗位。
全球約有 610 萬人受僱於鋼鐵行業,這意味著其供應鏈中的總人數約為 4000 萬人。 研究發現,鋼鐵行業支持或促進的總增值貢獻達 4 萬億澳元(佔全球 GDP 的 3.8%),表明該行業的規模及其對跨部門和跨國家的生計的貢獻線。
在澳大利亞,目前有超過 100,000 人在鋼鐵行業工作,但近年來,由於製造業外包給中國等其他國家,該行業一直處於低迷狀態。 在 20 世紀中葉的二戰後時代,三分之一的澳大利亞人在製造業工作,但今天這一數字僅為 13 分之一。即使在 50 年前的 1970 年代,製造業也佔 30%澳大利亞的國內生產總值,但今天只有 6%。

Bansal 表示,重建澳大利亞的製造業和鋼鐵業將是其在大流行後世界復甦和增長的關鍵因素。 冠狀病毒大流行和隨後的全球封鎖造成的經濟壓力已經改變了政府對其行業和供應鏈的看法,澳大利亞的州和聯邦政府一直在尋找在國內建立循環經濟的方法——一個其中資源在一個恆定的循環中被使用和重用。
另請閱讀: 2022 年用於增長的最佳男士鬍鬚油是什麼?
支持行動的政府舉措
2020 年 10 月,澳大利亞政府宣布了現代製造計劃 (MMI),這是一項價值 13 億澳元的基金,旨在推動 InfraBuild 等澳大利亞製造商的持久變革。 MMI 旨在扭轉製造業在冠狀病毒大流行之前的軌跡,是政府增強澳大利亞製造能力並利用它們來推動經濟復甦和可持續未來的計劃的一個主要方面,該計劃被稱為現代製造業戰略。
通過將澳大利亞的觀點轉變為一個高質量和可持續的製造業國家,政府希望創造一個更強大、更現代和更有彈性的經濟。 Bansal 曾表示,之前的做事方式過度依賴全球市場、國際貿易夥伴和供應鏈,大流行表明這一點並不總是可靠的,但該倡議的發展承認了蓬勃發展的國內製造業的作用。
這也將對個人就業產生深遠影響,有助於建立強大和健康的當地社區和經濟。 雖然以服務業為基礎的社會有能力在經濟繁榮時期表現良好,但冠狀病毒大流行表明房子是建立在沙子上的,這從伴隨著社會和經濟問題的大規模失業中可以看出。
另請閱讀:出售股票時可以申請哪些稅收減免?
可持續性和穩定性
MMI 具有改變澳大利亞鋼鐵行業的潛力,不僅在其經濟產出方面,而且在其可持續性方面。 該倡議的回收和清潔能源優先領域表明了為低碳金屬製造提供投資和支持的目標,作為澳大利亞唯一一家垂直整合的電弧爐鋼鐵製造商和回收商,InfraBuild 肯定能夠充分利用其優勢。
甚至在政府倡議之前,InfraBuild 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實施低碳鋼製造技術和工藝。 他們的製造方法旨在降低碳足跡,回收廢金屬以減少污染,節省資源並減少進入垃圾填埋場的廢物量。 與更傳統的鋼鐵生產方法相比,他們的電弧爐大大降低了煉鋼所需的能源,在 Bansal 的領導下,他們目前正在探索可再生能源為其提供動力。
澳大利亞的 InfraBuild 只是可持續商業模式如何造福整個社會的一個例子。 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是為其服務的人們和社區做出貢獻的企業,並意識到他們是真正的底線。 隨著消費者和股東越來越意識到可持續性的重要性,將其實施到其商業模式中的公司將不可避免地為未來做好準備。Vik Bansal 對可持續性的承諾表明,專注於目標而不是利潤的企業將不可避免地產生它們。
“我對澳大利亞製造業的未來、政府為確保其複興而製定的明確政策框架以及國內鋼鐵行業將在促進長期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的關鍵作用感到興奮。子孫後代,”班薩爾說。